我们拒绝空洞口号,以解决客户实际问题为文化内核:
技术求真
"吃透每一滴墨水的轨迹"
研发团队深入生产现场,针对客户反馈的堵头、色差、附着力等痛点迭代技术,确保设备"用得住、印得准"。
制造求精
"不让一个问题件流入组装线"
实行供应商分级管理+关键部件全检制度,每台设备出厂前经72小时连续压力测试,故障率控制在行业标准1/3以下。
服务求实
"故障不过夜,方案不空谈"
技术服务团队携带常用备件驻点响应,针对不同行业提供《材料-墨水-参数匹配指南》,帮助客户缩短试错成本。
合作求信
"能印的材质说透,做不到的当面讲清"
销售团队需通过产品实操考核,杜绝过度承诺,为客户匹配真正适用的设备方案。
把价值观印在每一个齿轮上
1. 技术信仰:用实验数据说话
研发部每年深入客户工厂120+天,记录设备真实故障代码
新产品必须通过“三高测试”(高粉尘、高湿度、电压波动±15%)方可上市
拒绝“实验室英雄”——技术价值以客户车间量产稳定性为唯一衡量标准
2. 制造铁律:零件会说话
建立《致命缺陷清单》:如导轨直线度>0.02mm/m即判定报废
关键岗位“连坐制”:装配技师需在测试报告签署工号,故障溯源至个人
供应商淘汰率35%:每年对线缆、轴承等供应商进行盲测排名
3. 服务准则:比客户多想一步
售后工程师标配“百宝箱”:含30种常见材质打印参数卡、简易测厚仪
首创《风险预警机制》:根据设备运行数据主动提醒更换易损件
禁止“甩锅式服务”——即使墨水问题也先行解决再划分责任
4. 合作红线:不赚认知差的钱
销售必须通过“车间实操考核”:独立完成亚克力+白墨印刷
合同标注“不适配材料清单”:如纯PTFE材质需提前告知不可印刷
价格透明到螺丝:提供成本构成表(含零部件品牌、工时明细)
5. 团队戒律
车间工人有权叫停可疑批次零件(无需层层审批)
技术骨干每年必须带徒2人,传承核心工艺
拒绝“年会领奖型创新”——奖金只发给解决实际问题的改进提案